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平台
yl6809永利(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科研平台

智能控制與航空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智能控制與航空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和中原彼得堡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鄭州市智能計算與優化調度重點實驗室,聯合鄭州勝龍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華東工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飛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航空領域特點鮮明的高新技術企業,緊緊圍繞中、俄在航空領域重大合作項目需求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産業發展需要以及中原工學院智能與航空信息技術特色學科群與相關專業建設需求,在複雜系統非線性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系統狀态預測與管理、電氣與優化控制等方向開展科技創新。利用俄方大學航空信息技術、航空測控技術、航空材料等與航空産業相關的學科資源、高水平的專家及科研資源,以及中方合作單位和企業的相關優勢學科資源,彙聚國際一流高水平人才,将其建設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掌握了信息與控制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發基地。參與有關标準制訂,以示範工程、技術平台為行業服務,促進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在河南省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工業技術研究基地)行列的努力中做出貢獻。

中原彼得堡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由中俄共建的中原彼得堡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是中原工學院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在開展聯合辦學的基礎上取得的階段性合作成果,原省委書記王國生在俄羅斯見證了兩校聯合簽署“中原工學院與聖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合作創辦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協議的全過程。中心現有六個主要研究方向:

(1)航空電子技術方向

中原工學院主持研究高可靠性、高網絡防護與免疫能力的航空地面電源系統;鄭州能創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航電系統的預報、控制、剩餘壽命預估、維修;中國南方航空河南省分公司負責對電源芯片的可信性和可靠性、配電系統中重要組件的安全性、配電系統中控制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可用性進行驗證分析;

(2)航空複合材料方向

中原工學院和曼徹斯特大學負責多孔炭纖維材料的制備及功能化應用關鍵技術。鄭州中遠氨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本征阻燃纖維關鍵技術的研發。

(3)航空信息技術方向

中原工學院負責網絡大數據安全信息處理;北京超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互聯網學術數據下載軟件關鍵技術研究。

(4)航空智能制造方向

中原工學院負責航空關鍵構件精密測量技術和測量裝備的研發;鑫精合激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航空關鍵構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研究;

(5)航空系統健康管理方向

中原工學院負責多機改航路徑規劃技術和導航定位系統故障診斷算法進行研究;中國南方航空河南省分公司負責對飛機系統硬件故障和飛行員健康狀況的診斷和排除進行實驗驗證。

(6)臨空經濟方向

負責對新形勢下臨空經濟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研究,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德國不萊梅大學負責開展臨空物流、臨空會展、跨境電商發展與鄭州航空港建設亟待解決的重大共性關鍵問題的研究。

通過校企聯合,建立河南省航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依托河南省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以及功能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精密制造裝備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實驗平台,開展以航空工業相關的技術攻關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實現産業化,趕超和引領國際航空産業科技與産業發展。

以中外高校合作、校企合作、市場引導的方式,進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培養适應當代航空工程科技發展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在航空工業領域形成能夠沖擊國内一流、世界先進的新優勢和新實力。

建立協同創新機制與體制,成立由學校、企業多方參與的管理機構,負責重大事務協商與決策,明确各方責權和人員、資源、成果、知識産權等歸屬,充分發揮協同創新的人才、學科和資源優勢,在協同創新中不斷發現和解決重大問題,實現開放共享、持續發展。(2024年7月15日更新)



Baidu
sogou